疫情下如何自處:敘事治療的啟示

April 1, 2021

作者:丁惠芳博士Dr. Ting Wai Fong
  (幼兒、社會工作及輔導教育工作者、前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新冠疫情自2020年頭起到現在已經歷了好幾浪,一浪比一浪嚴重。市民們除了嚴密保護自己和家人不受感染外,不少人會感到沮喪、失落、困擾和疏離,對目前狀況憂心不已,希望黎明及曙光盡早到來,把黑暗帶走!這種「今天要不得,明天快到來」的心態實在是可以理解的。面對疫情,我們是不是一籌莫展?在以下的篇幅,筆者會從敘事治療的角度出發,看看在疫情下全民均感沮喪的今天,我們究竟還有些什麼可以做呢?

「敘事治療」如何看待問題及它們帶來的困擾?

在經歷困難時,我們有盡各種負面的感受,這是因為問題帶給我們很多方面的負面影響,我們第一個反應不是要解決它,而是要問:為什麼我會有這些負面反應?這些反應代表這問題觸動了那些對我來說是重要的東西如做人的價值?原則?這問題是否破壞了我重視的人際關係?是否阻止了我追尋自己的理想和夢想?更甚的是它有否讓我覺得自己是個無用和無希望的人?以下我會分享我的個人的經歷以回應這些提問。

不能妥協的是甚麼?

自2020農曆新年後疫情來勢洶洶,購置好防疫物資後,我便開始思量如何渡過這漫長的「抗疫旅程」。首先,我問自己有些什麼是我最不想或不能放棄的?我當時立刻想到的是「人」,這包括我自己和我所關心的身邊的人。先談談我自己,我一直都十分關注自己健康,年過六十的我,除了堅持每天都要有適量的運動之外,年中會安排數次運動外遊如滑雪、單車及長途山旅行。自從疫情後,已安排了的旅程不但全部要取

消,未知甚麼時候才可以再出發。與其坐困愁城惋惜失去的一切,不如仔細思考如何在這漫長的抗疫日子裏繼續我的運動日程。運動對健康是重要,但飲食習慣可能是更重要,這包括食甚麼、食多少及何時食等等。至於身邊我所關心的人,我最著緊的是如何在各種限聚令下與他們保持聯繫,以知悉他們的狀況及表達我對他們的關懷。

抗疫之日常

有了這些大前提,剩下來的就是計劃和實行。首先是運動的安排,我現在每天都會步行起碼一萬多步以上。但除了獨自行之外,我更刻意安排定時與朋友的「步行聚會」。例如我家住大圍,我會約定住在馬鞍山的朋友晚飯後在她家附近的海傍見面閒聊,聚完以後她會陪我走一段回程路,這樣的安排既可以保持每天走路的習慣、見朋友及令朋友也一齊走路以強壯身體。除了每天的走路,自入秋以來,我每星期也會安排一至兩次自己或和朋友的山旅行,因為朋友頗多,各人能承受的運動量不一,因此我學會了在一些遠足的應用軟件裏計算不同路線的長短、爬升及困難度,之後便會約不同的組群去行不同的路線。這些山旅行也是一舉兩得,既可以做運動,也可以與朋友在遼闊的山野裏相聚,一同呼吸新鮮空氣。

至於飲食方面,我學會了生酮飲食及間竭性斷食對健康的幫助,因此下了很多功夫去鑽研,並找到適合自己的食物種類、烹調方法及進食模式。這新的飲食習慣不但改善了我的健康,配合我的活動和運動模式,更令我藉著與朋友分享新飲食而相聚,這樣既可以迴避到外面食飯的限制,更可以與朋友研究飲食健康的種種知識,在這低潮期間為健康生活踏出一步。

抗疫的生活態度

由此可見,疫情雖然限制及打亂了不少原來的計劃,但我們還是可以堅持自己所重視的價值並就此作出選擇,按著這些選擇來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更重要的當然是身體力行地去實踐這些計劃。在困難的日子裏堅持、不妥協確實是一種生活態度!